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8章 自他境界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节节相扣。

    苏东坡固然像小学生似地定不住,只会些嘴皮子功夫,轻易便钻入“他境界”。

    而佛印却依然有“胜心”,依然没有保持“平常心”,他也算不上是打死不入“他境界”的自定高僧吧?

    若有一人真定不动,此公案便不会产生。

    与之有一曲同工之妙的是另一则公案。

    至少有两个版本,主人公不同,内容则完全相同。

    我们暂且不称某某禅师和某某尼师,略去尊名,简称为甲和乙。

    故事对理不对人。

    话说,某一天,乙到甲处访问。

    甲问乙:你现在修到什么境界?

    乙答曰:我现在修到了一丝不挂的境界。

    甲暗笑,不语,请乙喝茶。

    喝完茶后,乙告辞,正准备起身。

    甲突然说:“你衣角挂住了。”

    乙立即去提衣角。

    甲哈哈大笑,说乙:“好一个一丝不挂啊。”

    公案到此嘎然而止。

    意思谁都看得出来,乙胡吹自己境界高明,甲不服气,找个理由点破窗户纸。

    甲高乙低,一目不然。

    可是,若推敲一下,此中却另有蹊径。

    其一,衣角被挂住了,顺手扯一下,这很正常且必要。

    如果不理不睬,任衣角挂成布条子,随风飘扬,这可能是神经不正常的表现。

    要是被衣角拌上一跤,摔成残疾人,就是缺心眼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其二,一丝不挂的境界,既不是不牵挂身上的任何东西,也不是放弃正常的生活,修行不是做疯子也不是做傻子或者当神经病患者。

    甲显然偷换了概念,把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相混淆,把超越世俗与事理无碍相抵触。

    佛法是心法,是内道。

    心外求法,皆是外道,与禅佛无关。

    佛法在人间,是众生觉,世外无佛也无禅。

    其三,甲很想在“境界”上压过乙。

    听到乙说自己修到了“一丝不挂的境界”,心中老大不满。

    就像是佛印听到苏东坡说自己“八风吹不动”一样,打翻了醋缸一样,酸的不能再酸。

    妒忌心已经显而易见了!

    于是,就开始动心眼,设计挖坑,一定要把吹牛人用心吹上天的老黄牛给捅下来,扔进万丈深渊里去!

    当然,结局很令他们满意,他们都成功地捅下了天上的老黄牛,并成功地证明了自己才是那头老黄牛。

    问题恰恰在此处出现了:

    你等高僧既然境界那么高,为何还要对凡夫吹出来的老黄牛大动干戈、大动脑筋、大打出手呢?

    如此一番大动,你不仅照样掉进了“他境界”,还比那凡夫显得更加“俗不可耐”。

    所谓机心深者天机浅。

    “动”的越“厉害”,定得越“虚浮”。

    动来动去,你们出家人图个啥呢?

    一心想要压服他人,一心想要超过他人,一心想要揭穿他人。

    一心想要炫耀自我,一心想要满足自我,一心想要标高自我。

    挖空心思让他人进入“圈套”,结局在明眼人看来,偏偏是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,实实在在地堕入了“他境界”。

    尚未做到“无人无我”的双泯功夫,怎么能不产生“人我之争”呢?

    不能远离竞心,又如何生出定心呢?

    他人一晃,我便如影随行,入他境界,几次三番,还敢自称为“自境界”高吗?

    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处,既已去此,便已离彼,非此即彼。

    既入“他境界”,“自境界”已失,还奢谈高低,根本已无境界可言。

    古今多少大德高僧,生生世世只想显示“自境界”,只此一念,一显,便赔去了万劫善根。

    存了比他人强的心,又如何比他人强呢?

    况且,他人在哪里?

    “我”又在哪里?

    不入他境界,放下一个我。

    本来无一事,为何发光火?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